Q-Pixel推出全新巨量转移技术成品率近乎百分百
来源:
时间:2025-09-25 10:14:15
在 Micro LED 显示产业的发展进程中,“巨量转移” 技术始终是制约其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核心瓶颈。这项需要将数百万甚至数千万颗微米级 LED 芯片,从生长衬底高速、精准且低成本转移至驱动背板的关键工艺,长期以来让行业陷入 “芯片易造,转移难成” 的困境。而近日,这一局面被美国 Micro LED 显示技术初创公司 Q-Pixel 彻底打破 ——7 月 22 日,该公司正式发布全新巨量转移技术 Q-Transfer,其转移良率高达 99.9995%,远超传统巨量转移方法的性能上限,为 Micro LED 产业化按下 “加速键”。
Q-Transfer 技术的突破,不仅体现在惊人的良率数据上,更通过实际产品验证了其商用潜力。Q-Pixel 同步展示了基于该技术打造的 Micro LED 原型显示面板,面板采用 10μm 的可调波长多色 LED(Tunable Polychromatic LED,简称 TP-LED)像素,实现了每英寸 500 像素以上(PPI)的高密度显示效果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在整个 Micro LED 转移过程中,面板无任何像素缺失情况,完美兑现了 99.9995% 高良率的技术承诺 —— 这一成果意味着,Micro LED 显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因像素转移失误导致的成本浪费将大幅降低,为大规模量产扫清了关键障碍。

对于 Q-Pixel 而言,Q-Transfer 技术的发布堪称公司发展的 “里程碑事件”。据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,该技术为显示产业提供了更简单、更具成本效益的 Micro LED 解决方案:以往受限于巨量转移技术的低良率与高成本,Micro LED 的应用场景多集中在 AR/VR 等小众高端领域;而 Q-Transfer 技术的出现,彻底释放了 Micro LED 的潜力,使其应用范围得以拓展至智能手表、智能手机乃至大尺寸显示设备等消费级市场,有望重塑整个显示行业的产品格局。
事实上,Q-Pixel 在 Micro LED 领域早已积累深厚技术实力。此前,该公司已推出多款颠覆性产品:包括自研的全球最高分辨率全彩主动式矩阵显示器(6800 PPI),以及采用全球最小全彩像素(直径仅 1 微米)制成的被动式 10000 PPI Micro LED 显示器。如今,随着巨量转移技术的突破,Q-Pixel 在高清全彩 Micro LED 显示产品的研发与量产上,无疑将具备更强劲的竞争力,未来有望推出更多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的创新产品。
Q-Pixel 的技术突破并非个例,当前全球 Micro LED 行业正迎来巨量转移技术的 “集体爆发期”。越来越多企业通过差异化技术路径,持续攻克这一核心难题,不断提升转移良率与效率,加速推动 Micro LED 量产进程。在国内市场,无论是 LED 厂商还是面板企业,都在积极布局,成为突破巨量转移瓶颈的关键力量。
在 LED 领域,头部企业纷纷亮出 “独门绝技”:今年 4 月,利亚德发布新一代黑钻(Hi-Micro)技术,其核心在于自主研发的激光巨量转移工艺,不仅大幅提升了转移效率,更强化了系统稳定性,为大尺寸 Micro LED 显示产品量产奠定基础;洲明科技则另辟蹊径,通过布局 MiP 封装技术突破巨量转移难题,成功实现 Micro LED 30 μm×50 μm 尺寸无衬底 0202 封装,同步达成 MiP P0.4 间距显示产品的量产,填补了小间距 Micro LED 量产的空白;国星光电聚焦巨量转移技术瓶颈,研发出平面热压巨量键合工艺,实现 Micro LED 芯片与基板的高精度、高密度电气连接,从底层技术保障了产品的高分辨率、高亮度与高色彩饱和度;辰显光电在去年底发布的新一代 TFT 基 Micro-LED 拼接屏,采用 25 微米的 Micro-LED 芯片,凭借国际领先的 99.995% 巨量转移及修复良率,单块 88 英寸 P0.5 产品就搭载了 3300 万颗 LED,且其巨量转移及修复方案已进入量产准备阶段;深康佳则在 Micro LED 外延领域发力,供应 4 英寸和 6 英寸外延产品,其混合式巨量转移技术良率已达 99.999%,产品可覆盖智能穿戴、AR/VR、车载及大屏显示等多元场景。
除 LED 厂商外,面板企业也成为推动巨量转移技术突破的重要力量。京东方采取 “多路径并行” 策略,同时发展基于 COG(Chip-on-Glass)和 COB(Chip-on-Board)技术的 RGB Mini/Micro LED 直显解决方案,以及 Mini LED 背光解决方案,此前已与国际装备公司合作开发巨量转移技术,并完成第 2.5 代巨量转移先导线建设,为技术规模化应用铺路;TCL 华星与三安光电合资成立芯颖显示,聚焦 LED 芯片小型化、发光效率提升、转移键合技术开发等四大核心方向,通过产业链协同攻克巨量转移难题;深天马在去年底完成 G3.5 代 Micro LED 生产线贯通,该产线依托 LTPS TFT 玻璃基板和先进的全激光巨量转移工艺,可生产无尺寸限制、可无边框拼接的 Micro LED 显示产品,打破了传统显示产品的尺寸束缚;友达则在 Micro LED 关键制程上持续投入,尤其在巨量转移技术领域开发出自有解决方案,旨在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与良率,降低商用成本。
从 Q-Pixel 的技术突破,到国内外企业的多点开花,Micro LED 巨量转移技术正逐步摆脱 “瓶颈” 标签,迈向成熟。随着这些技术成果的不断落地与优化,Micro LED 显示产品在成本、良率、性能上的综合竞争力将持续提升,不仅有望在高端显示市场实现对 OLED、QLED 的超越,更将推动整个显示产业进入 “Micro LED 时代”。未来,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与技术的迭代,Micro LED 产业化难题有望加速破解,为消费者带来更清晰、更节能、更耐用的显示体验。
Q-Transfer 技术的突破,不仅体现在惊人的良率数据上,更通过实际产品验证了其商用潜力。Q-Pixel 同步展示了基于该技术打造的 Micro LED 原型显示面板,面板采用 10μm 的可调波长多色 LED(Tunable Polychromatic LED,简称 TP-LED)像素,实现了每英寸 500 像素以上(PPI)的高密度显示效果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在整个 Micro LED 转移过程中,面板无任何像素缺失情况,完美兑现了 99.9995% 高良率的技术承诺 —— 这一成果意味着,Micro LED 显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因像素转移失误导致的成本浪费将大幅降低,为大规模量产扫清了关键障碍。

对于 Q-Pixel 而言,Q-Transfer 技术的发布堪称公司发展的 “里程碑事件”。据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,该技术为显示产业提供了更简单、更具成本效益的 Micro LED 解决方案:以往受限于巨量转移技术的低良率与高成本,Micro LED 的应用场景多集中在 AR/VR 等小众高端领域;而 Q-Transfer 技术的出现,彻底释放了 Micro LED 的潜力,使其应用范围得以拓展至智能手表、智能手机乃至大尺寸显示设备等消费级市场,有望重塑整个显示行业的产品格局。
事实上,Q-Pixel 在 Micro LED 领域早已积累深厚技术实力。此前,该公司已推出多款颠覆性产品:包括自研的全球最高分辨率全彩主动式矩阵显示器(6800 PPI),以及采用全球最小全彩像素(直径仅 1 微米)制成的被动式 10000 PPI Micro LED 显示器。如今,随着巨量转移技术的突破,Q-Pixel 在高清全彩 Micro LED 显示产品的研发与量产上,无疑将具备更强劲的竞争力,未来有望推出更多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的创新产品。
Q-Pixel 的技术突破并非个例,当前全球 Micro LED 行业正迎来巨量转移技术的 “集体爆发期”。越来越多企业通过差异化技术路径,持续攻克这一核心难题,不断提升转移良率与效率,加速推动 Micro LED 量产进程。在国内市场,无论是 LED 厂商还是面板企业,都在积极布局,成为突破巨量转移瓶颈的关键力量。
在 LED 领域,头部企业纷纷亮出 “独门绝技”:今年 4 月,利亚德发布新一代黑钻(Hi-Micro)技术,其核心在于自主研发的激光巨量转移工艺,不仅大幅提升了转移效率,更强化了系统稳定性,为大尺寸 Micro LED 显示产品量产奠定基础;洲明科技则另辟蹊径,通过布局 MiP 封装技术突破巨量转移难题,成功实现 Micro LED 30 μm×50 μm 尺寸无衬底 0202 封装,同步达成 MiP P0.4 间距显示产品的量产,填补了小间距 Micro LED 量产的空白;国星光电聚焦巨量转移技术瓶颈,研发出平面热压巨量键合工艺,实现 Micro LED 芯片与基板的高精度、高密度电气连接,从底层技术保障了产品的高分辨率、高亮度与高色彩饱和度;辰显光电在去年底发布的新一代 TFT 基 Micro-LED 拼接屏,采用 25 微米的 Micro-LED 芯片,凭借国际领先的 99.995% 巨量转移及修复良率,单块 88 英寸 P0.5 产品就搭载了 3300 万颗 LED,且其巨量转移及修复方案已进入量产准备阶段;深康佳则在 Micro LED 外延领域发力,供应 4 英寸和 6 英寸外延产品,其混合式巨量转移技术良率已达 99.999%,产品可覆盖智能穿戴、AR/VR、车载及大屏显示等多元场景。
除 LED 厂商外,面板企业也成为推动巨量转移技术突破的重要力量。京东方采取 “多路径并行” 策略,同时发展基于 COG(Chip-on-Glass)和 COB(Chip-on-Board)技术的 RGB Mini/Micro LED 直显解决方案,以及 Mini LED 背光解决方案,此前已与国际装备公司合作开发巨量转移技术,并完成第 2.5 代巨量转移先导线建设,为技术规模化应用铺路;TCL 华星与三安光电合资成立芯颖显示,聚焦 LED 芯片小型化、发光效率提升、转移键合技术开发等四大核心方向,通过产业链协同攻克巨量转移难题;深天马在去年底完成 G3.5 代 Micro LED 生产线贯通,该产线依托 LTPS TFT 玻璃基板和先进的全激光巨量转移工艺,可生产无尺寸限制、可无边框拼接的 Micro LED 显示产品,打破了传统显示产品的尺寸束缚;友达则在 Micro LED 关键制程上持续投入,尤其在巨量转移技术领域开发出自有解决方案,旨在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与良率,降低商用成本。
从 Q-Pixel 的技术突破,到国内外企业的多点开花,Micro LED 巨量转移技术正逐步摆脱 “瓶颈” 标签,迈向成熟。随着这些技术成果的不断落地与优化,Micro LED 显示产品在成本、良率、性能上的综合竞争力将持续提升,不仅有望在高端显示市场实现对 OLED、QLED 的超越,更将推动整个显示产业进入 “Micro LED 时代”。未来,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与技术的迭代,Micro LED 产业化难题有望加速破解,为消费者带来更清晰、更节能、更耐用的显示体验。